海口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
根据团中央、团省委关于开展全国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要求,团海口市委联合各团区委经过多方动员,广泛发动,目前征集到实践岗位222个。
哪些人可以报名?
1.政治思想、组织纪律观念强,道德良好、品行端正、身体健康、综合素质较高,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的在校大学生。
2.中共党员、预备党员、优秀共青团员、学生干部、青年志愿者优先。
3.服从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,严格遵守用人单位各项规章制度,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管理。
4.本人自愿,并征得学校和家长同意,能全程按要求参与“返家乡”活动。
关注“创青春”公众号,选择“服务平台”-“返家乡”栏目。首次登陆用户需按提示注册账号并返回登录,已注册的学生或有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账号的学生可直接登录。登录成功后点击项目列表,浏览单位发布的项目信息,浏览项目信息详情,选择中意的项目报名。
社会实践教学有以下特征:
1、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根本目的。
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,主要目的不于在改造世界以取得物质的、社会的、精神的成果,而是为了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,即通过实践活动增长见识和才干、完善品格和修养、提高素质和能力,这一点使其区别于人类的一般实践活动。
2、以参与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。
“参与的方式”既区别于课堂教学,又区别社会生产、生活实践。课堂虽然也有少量的演示实验,但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讲授,在社会实践中,教师主导逐渐淡化,学生主动参与上升为主要方面。
另一方面,“参与”还不是社会生产、社会生活的本初原型,如在生产活动中,大学生既是生产者又是学习者,还不是单纯的生产者;既要完成一定的社会生产的任务,又要完成学习知识、掌握技能的任务;既要遵守生产规律和规则,又要遵循教学规律和规则。
3、教育教学内容具有定向选择性。
一般课外活动泛指学生在接受课入学校的教学和工作计划。活动的.组织以自发为主,其活动的目标、方式和内容都有很大的随意性。大学生社会实践带有特定的教育目的,实践活动的内容也经过了精心的选择。
4、能与其他教学形式相互促进、效果互补。
社会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、实验课教学以及科学训练活动各有自己的活动对象和活动方式,目的、任务和效果也有差别。社会实践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相互配合、相互促进,效果互补,从而能提高教学质量,培养出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。